高校性教育滞后 大学生成为艾滋病高危人群
原文网址:http://cd.qq.com/a/20150731/032185.htm?qqcom_pgv_from=aio
有关数据显示,高校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正在加大,70%的新发病人是通过性传播。那么如何预防艾滋病?遇到相关问题该如何求助?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张毅从以下几个方面向记者介绍了大学生群体艾滋病感染现状以及如何防范。
性活跃性开放性无知,大学生容易“中招”
张毅介绍,一些高校大学生有着婚前性行为,多性伴,男男性行为。如今一些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外出租房生活,很多处在性活跃期的未婚青年,在性行为时未正确使用安全套,易染艾滋病病毒、梅毒等性传播疾病。一些大学生的性观念比较开放、好奇心强、心理发育不够成熟,性健康知识缺乏,不知如何保护自己,没有全面了解其风险以及防护措施。
检测时间有延迟,感染情况不清楚
“由于我国缺少法律法规支持,不能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强制检测,目前只有靠高校生自觉自愿检测以及宣传防艾工作。大学生感染者害怕暴露病情,害怕隐私外泄,害怕社会歧视,对外界的眼光和态度极为敏感”张毅说道,“患者免疫力低下,经常出现感冒、皮肤疱疹等症状。他们害怕歧视,常隐匿自救。不仅社会不接受,而且大多数医院也不按国家规定,经常把他们拒之门外,只有到定点中心、户口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而传染病医院技术不够成熟,这是目前让人比较头疼的问题”张毅强调医务工作者要保护好大学生感染者的隐私,让他们享有更多平等的权利。
高校环境开放性教育滞后,易让艾滋病魔爪伸向高校
“国内高中阶段课程多、时间紧,经历完高考,大学学习节奏相对较慢、生活也轻松,环境的变化为‘释放自己’创造了有利条件”,张毅表示环境的改变确实大大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张毅说“在高校宿舍,学生是集体生活,而且大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大都隐瞒了自己的病情,这无疑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这需要艾滋感染者的自控和学校对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重视,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学生,对艾滋了解少。高校性教育普遍滞后,而政府教育和卫生机构在大学生防艾方面的资源又未得到有效整合,使大学生防艾形势更严峻。”在群体生活中,每位大学生都应该加强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一些同学觉得自己有很多女(男)朋友是值得炫耀的事,这样的心理造成的危险性行为极易让艾滋病魔爪伸向他们。
做好校园防控,遏制艾滋传染
张毅认为,高校对艾滋病的防控,需要重视艾滋病教育和加强公益组织的配合宣传工作。教育部需要加强艾滋病预防及性健康教育。“发生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一些大学生不知怎样求救,缺少应对措施。”,预防艾滋病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需要掌握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社会组织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对病人关怀等多个领域。
行为染成疾病,安全措施是关键健康教育是根本
“目前,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途径是正确使用安全套。安全套能够很好的避孕,能够有效预防艾滋和各种性病。必须在性行为中全程使用安全套,这是艾滋病、性病预防的关键。尽量不要与身份不明伴侣发生性行为,一切性行为都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安全套。”另外,张毅补充道,“国家提供的免费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情,存在不良反应,但是反应并不大,要相信药物的作用,中西结合,增强体质,减少不良反应,解决机会性感染,当然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做好性健康教育工作。”